索引號 | 002482285/2021-02297 | 發布機構 | 省水利廳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全社會 | |
文 號 | 有 效 性 | |||
廳機關各處室,廳屬各單位:
現將《浙江省水利廳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水利廳辦公室
2021年6月17日
2021年浙江省水利廳政務公開工作要點
2021年浙江省水利廳政務公開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時代政務公開工作的決策部署,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政務公開,不斷優化重點領域公開,提高解讀回應實效,強化公開平臺建設,夯實工作基礎,以更有為的政務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為爭創水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有力保障。
一、進一步優化水利重點領域政務公開
(一)強化水利重要政府信息公開。建立完善重要政策文件數據庫,并實時更新現行有效的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通過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公開。(政法處牽頭)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及配套文件,對水利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實行目錄源頭管理,于每年3月31日前,確定并發布本單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辦公室、政法處牽頭)同時根據決策事項的推進情況,對各事項的決策草案、制訂背景、意見征集采納情況、決策結果等各項信息及時公開。(承辦部門負責)
(二)做好水利重要規劃信息公開。全力做好省級“十四五”各水利專項規劃公開,一經批準均應及時主動向社會公布。做好歷史規劃的歸集整理,以專欄方式歸集整理各類規劃,全面展示定位準確、銜接統一的水利規劃體系,更好引導全社會關心,推動規劃實施。(計劃處牽頭)
(三)推進水行政管理服務信息公開。推進水行政服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做好浙江政務服務網水利信息維護管理,動態調整水利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及時、準確公開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機構、監督舉報方式等信息。(政法處牽頭)深化水利建設市場信息公開,完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平臺,及時公開各類政策舉措,健全信用評價、監管和懲戒體系,助力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建設處負責)
(四)擴大財政信息公開范圍。進一步擴大政府預決算公開范圍,探索推進重點項目預算安排情況、績效目標和績效自評情況公開;落實廳本級及廳屬單位預決算公開,根據規定范圍、內容、時間、方式等進行預決算公開,公開內容明細至財政撥款支出功能分類項級科目;認真落實“三公”經費情況公開,對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等費用逐項比對并對增減情況進行分析說明;嚴肅做好機關運行經費、政府采購、國有資產占有使用等重要事項的統計公開。(財務處、計劃處牽頭)
二、進一步提高解讀回應實效
(一)圍繞工作要點,做好解讀發布。聚焦水利重點工作落地實施,針對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海塘安瀾、美麗河湖、水庫系統治理、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管理、水利數字化改革等方面的重大政策及其實施進展,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深入開展解讀,不斷釋放積極信號,助力高質量發展。(職能部門分工負責)
(二)突出便民實用,創新解讀形式。加強解讀材料質量把控,對政策制訂過程中收集到的普遍關注點和疑惑點,要有針對性地予以解答、說明。合理選擇解讀形式,講明講透政策內涵,綜合選用政策通氣會、專家訪談、圖示圖解、卡通動漫、短視頻等多元化解讀形式。擴大政策解讀傳播面,調動新聞媒體、新媒體等多渠道發布轉載,不斷提高政策到達率和知曉度。(牽頭起草部門負責)
(三)積極回應關切,加強政民互動。優化政民互動渠道,充分發揮領導信箱、在線咨詢、民意征集作用,健全完善網上問題建議的轉辦、分辦、反饋機制,做好釋疑解惑工作。健全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對重大涉水輿情主動發聲、及時應對、科學處置。持續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公開工作,及時公開建議提案答復辦理情況。(辦公室、信息宣傳中心牽頭)
(四)強化工作規范,完善依申請公開管理。進一步規范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工作,明確辦理規則,完善辦理流程,提高答復效率。強化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公開意識和服務意識,加強與申請人的溝通,更好地滿足群眾和市場主體對政府信息的個性化合理需求,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辦公室牽頭)
三、進一步強化公開平臺和渠道建設
(一)提升水利門戶網站建設管理水平。加強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建設,動態優化政務公開標準目錄,便利公眾通過標準目錄進行公開信息的直接檢索和查看,實現公開內容的一鍵查閱。推動政務公開、辦事服務、政民互動等板塊數據貫通、融合發展,加強網站智能檢索、智能問答等功能,打造標準統一、分塊維護、內容豐富、數據共享的政務知識庫,實現一網可查、一網可答。(辦公室、信息宣傳中心牽頭)
(二)推進政務新媒體規范化建設。加強政務新媒體運營互動力和引導力能級建設,提升以“浙江水利”為龍頭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運行水平。加強內容審核,統籌做好信息發布的前置審核研判、后期評論收集和互動溝通,實現權威發布、引導預期、回應關切的綜合效應。加大政務新媒體對重要政策及解讀材料等權威文本的推送和傳播力度。(信息宣傳中心負責)
四、進一步夯實政務公開工作基礎
(一)提高培訓實效。開展政務公開通識培訓,邀請政務公開有關專家進行授課,進一步提高培訓實效,提升政務公開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建立健全各處室、單位政務公開協調聯動機制,將各項工作要求融入日常業務工作。(辦公室牽頭)
(二)強化監督考核。繼續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廳年度目標考核體系,對照工作目標細化、量化考核指標,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予以通報批評。(辦公室牽頭)